买房窗口期打开了,但是不会太久!
有房无房,两种人生
20年10月份开始,我就在谈,新房最佳窗口期到来,但是时间不会太久。
确实,在当时楼市至暗时刻,又是临近年底要回款,各种红线也没有完全放松的背景下,一二手倒挂是非常惊人的程度。试问,这个时候不去各种折腾上车,更待何时?
我们很多中产家庭的悖论是,宁愿为了每月那点微薄的工资早出晚归、殚精竭虑,却不愿意全力以赴去为家庭增配一套优质资产。
有时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传统家庭教育下的悲哀,还是个人选择的不理性。
你把单位的事情做得再好,这是你家的生意吗?要你45岁滚蛋的时候,会给你说道理吗?
到底什么东西是你自己的?到底什么东西是可以长期保障你和你的下一代的物质生活的?这还不明显吗?!
等人家买到了好房子的人过几年账面资产快速提高了,然后,网上就是各种“窦娥冤”,摆出一副要跟持有优质房源的房东掐架的姿势。
经历过2021年,有几个人是容易的?此前看着风风光光的,现在各种郁闷的,都可以从上海人民广场排队到浦东机场。
事实上,这年头,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,买一套好房子跟参加一场攻坚战近乎相似。
腾挪房票、搞定信贷资源、选筹、了解最新政策、融资、征信呵护……太多环节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的。
凭什么人家这么辛苦买到了好房子,就要被各种妖魔化?
再说了,居民家庭愿意买房,对于经济稳定也是非常利好的事情。
一方面,这说明中国境内市场有赚钱效应,有点钱的更愿意投资里面,而不是想尽办法把钱搞出去。钱只要在里面,那就税基稳固、创造就业的潜力有保障。
一方面,在持续投放大量流动性的背景下,大量的钱没有去物价上,而是去金融属性的领域,有助于通胀的和缓。
一方面,买房的人拿到的是产证和砖,钱早就被有关企业、部门抽走了,去创业就业、用于民生。
所以,现在再次提示“满足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”,这个信号意义明显,都是因为上面三大原因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以前,我们的调控周期是33.5年,大致包含了“宽松刺激”和“收紧打压”两大环节。
但是,过去几年,尤其是中美产业链争夺爆发后,这个周期越来越短了。
到了如今,我的直观感觉是1.52年就是一个了“宽松—收紧”的轮回。
这个事情很重要!
因为,它跟你家的钱直接有关,直接决定你的投资节奏。
究其原因是,有几大因素:
首先,经济基本面日渐虚弱
现在全球技术革命红利越来越稀薄,主要经济体都是靠举债加杠杆刺激和维稳经济。所以,稍微不刺激了或者是力度不足了,马上基本面就不行了。
因此,呈现出高频刺激和高频调控的快速轮转,本质上就是各国经济基本面早已到了“药不能停”的中后期阶段。
其次,储蓄率快速下行
既然要高频加杠杆,经济基本面羸弱又导致收入增长缓慢,因此,各国的储蓄率都在不断下行。
这也就意味着,大家都不太敢一次性加杠杆到极致。这点对于中美产业链处于弱势方的中国,更是如此。
不断得打点滴式加杠杆,把救市的子弹慢慢打出,是唯一的选择。
再次,长期举债,金融风险巨大
长期关注我的老铁都知道,我一再强调,当实体经济利润率很长的时候,大量的资金投放就会使得资金冲进金融市场。
按照我们tops的说法,这也就意味着要防风险、要降杠杆了。否则,后面一旦爆雷,那么连回头路都没得走。
这也就使得每次加杠杆的持续时间,中国人是不敢太久的。
最后,都在等美国人爆雷
2021年,tops公开喊话唱空美股和美国经济一共6次,也算是举世无双。
近期全球首富马斯克也说,最早美国经济衰退在今年的春天开始,最晚也在2022年年底。
这近乎是大佬级别的明牌,这个时候,所有的对内经济维稳都是“守住底线”,而绝对不会是疯狂烧储蓄的。
理解了上面的逻辑,我们现在再去看tops的很多话非常有意思:
一边不断释放出各种稳增长的信号,对于楼市是各种“好言相劝”;一边央行时不时来一句“防风险”。
很明显,这不是简单的自我矛盾。
理解了上面的几个要点,大家马上就明显,这是救市子弹不多、外围风险越来越大的“走钢丝”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既然是“走钢丝”,那么,本轮对于地产的呵护,对于满足“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”的举债窗口期,能给多久?
大家自己想一想?
现在给你上车机会、给你置换机会,你不要,等后面真的突然收紧了,那也就来不及了。
其实,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是:
现在有形之手需要大家帮忙一起维稳经济,所以给你们下叉机会;等像2021年上旬那样不需要靠你们维稳经济了,还会给你这样的“福利窗口”?
事实上,我们如果再看看tops针对2022年全年GDP的诉求,也就是55.6%这个区间。
而且,整个维稳经济的发力窗口期,也就是明年上半年。
我们作为独立,理性、客观的财经声音敢于作出如下的研判:
2022年前面几个月稳增长为主,后半程会漂移为“防风险”为主。
所以,留给大家的时间,不会太久远!
任何行情,无非都是下面几个环节:
第一阶段,政策出来,市场反应没有;
第二阶段,行情在各种质疑声中逐步开展,其间不乏各种骂街的质疑者;
第三阶段,行情到了大家都不能无视的地步,更多人达成了“共识”,行情也差不多要见顶了。
现在其实还在第一阶段逐步要向第二阶段过渡的窗口期,市场充斥着质疑反而是下叉者最好的“保护伞”。
真到了全市场都达成“共识”的时候,那么,也就不是继续下叉的节点了。
其实,今年楼市下叉窗口期能有多久,还跟外贸形势紧密关联。
现在给楼市部分松绑,无非是国内需求不足,靠中国内需之母(楼市)稍微拉一把行情。
但是,如果2022年前面几个月外贸形势出现了超预期的走高,那就不需要楼市持续性的拉升了。
那么,现在的外贸形势到底是怎么样的?
其实,从近期有形之手反复说要稳外贸,其实就已经说明明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。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你要自己加杠杆了,不能再更多依靠美国人加杠杆了。
然而,这里面的不确定性是,需要看到,支撑2021年外贸高增长的订单回流、价格上涨等阶段性因素难以持续,叠加超高基数影响,做好2022年稳外贸工作难度前所未有。如果我们再把2022年的产业链争夺复杂因素考虑进去,则2022年外贸的情况只能谨慎观望了。
说透了,美联储加息时间往后延、海外疫情的持续,那么,中国的外贸形势还能乐观一点。
如果海外疫情在春节后得到比较好的控制,美联储又3月份就开始准备首次加息,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,更多依赖国内自己加杠杆来维稳经济就成了唯一的路。
真到了这个剧本,则楼市松绑的窗口期还能多延长好几个月。
无论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剧本,当下开始筹码下叉,都将是稳健的,把握好节奏,才是在这个时代求生的不二密钥。
几个月后,当你们再来看我今天这篇文章的时候,或许会心存感激的。